凯发K8官网首页立于不败者胜 第六篇:德国被动去工业化|申搏官网|
据欧洲时报德国版2025年1月31日报道ღ★◈,“根据联邦统计局的初步估计ღ★◈,2024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0.2%ღ★◈。这意味着该国经济连续第二年出现萎缩ღ★◈。这是20多年来最长的一次经济衰退ღ★◈:上一次德国经济连续两年衰退是在2002/2003年ღ★◈。根据Ifo研究所的数据ღ★◈,德国2024年经价格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仅略高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ღ★◈,德国正在经历“战后历史上迄今为止最长的停滞阶段”ღ★◈。”
该报3月22日报道称ღ★◈,“3月19日ღ★◈,欧盟委员会发布《钢铁与金属产业行动计划》ღ★◈,试图挽救这个正滑入深渊的传统工业支柱ღ★◈。该计划涵盖六大核心方向ღ★◈:确保清洁且可负担的能源ღ★◈、防止碳泄漏ღ★◈、强化本土工业能力ღ★◈、推进金属资源循环ღ★◈、保障高质量就业ღ★◈、通过公共支持降低投资风险ღ★◈。
欧盟的这份产业计划ღ★◈,看似是对困境的应对之举ღ★◈,实则更像是一纸用来“稳心神”的公关文件ღ★◈。
曾经撑起德国工业门面的钢铁行业ღ★◈,如今正在经历“断崖式衰退”ღ★◈。 重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早已不复往日荣光ღ★◈,2024年宣布裁员1.1万人ღ★◈;格奥尔格斯马里恩许特钢厂申请了短时工作制ღ★◈;萨尔茨吉特公司2024年预计亏损数亿欧元ღ★◈。曾经“钢铁穿城ღ★◈、炉火通明”的工业德国ღ★◈,正逐步黯淡下去ღ★◈。
欧盟希望通过“绿色引导市场”的方式ღ★◈,鼓励成员国发展“减碳钢”生产ღ★◈。但现实问题是ღ★◈:绿色钢铁的关键基础——氢气ღ★◈,目前来看仍然缺乏清晰的来源ღ★◈。何时能保障供应?从何处来?价格几何?没有答案ღ★◈。
即便氢气问题能得到解决ღ★◈,所需的可再生电力ღ★◈、天然气ღ★◈,无一不是高昂成本下的稀缺资源ღ★◈。奥纬咨询的施塔姆(Holger Stamm) 指出ღ★◈:“问题不是没有钱建设备ღ★◈,而是能源太贵ღ★◈。”对于已经放弃核能ღ★◈、严重依赖进口能源的德国而言ღ★◈,高电价已成为压垮钢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ღ★◈。
欧盟工业专员塞乔尔内(Stéphane Séjourné)宣布ღ★◈,将从4月1日起强化对廉价钢铁的进口保护措施ღ★◈,目标是减少进口总量15%ღ★◈。但这一措施可能适得其反ღ★◈,在成本高企的情况下ღ★◈,限制进口无疑将推高欧洲市场钢材价格ღ★◈,最终的代价将由消费者承担ღ★◈。听起来像是保护本地工业ღ★◈,实际上却有可能加速市场“内卷”ღ★◈。
《钢铁与金属产业行动计划》究竟是不是一纸无力的政策承诺?在高能源成本ღ★◈、脱碳压力与全球贸易壁垒的三重夹击下ღ★◈,德国乃至欧洲的钢铁业是涅槃ღ★◈,还是彻底“锈死”?这个问题ღ★◈,远比“该不该救”复杂得多ღ★◈。
先不论这份文件能否挽救德国钢铁工业ღ★◈,不争的事实是ღ★◈,德国工业正在出逃ღ★◈,企业正在大规模裁员ღ★◈,甚至关闭ღ★◈,而且去工业化的势头越来越猛ღ★◈。
必须承认ღ★◈,德国去工业化是被动的ღ★◈。虽然从工业资本主义向金融资本主义过渡ღ★◈,是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ღ★◈,但历届德国政府在相当程度上了金融膨胀ღ★◈,坚持制造业立国ღ★◈。多年来ღ★◈,德国制造业的GDP占比平均保持在23%ღ★◈,是发达国家中的特例ღ★◈。
德国去工业化是各种内因外因的合力ღ★◈,而且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ღ★◈,俄乌战争造成的能源成本激增ღ★◈,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进程ღ★◈。
德国去工业化是经济结构性问题ღ★◈。那么ღ★◈,德国经济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ღ★◈,才走到今天这一步ღ★◈。下面就来简单梳理一下战后德国(西德)的经济进程ღ★◈。
二战结束时的德国可以说是身陷绝境ღ★◈。苏联和美英法分别占领了东西部ღ★◈,德国就此一分为二ღ★◈。当时德国不仅工业生产遭到了毁灭性打击ღ★◈,而且作为赔偿ღ★◈,战胜国还大规模拆迁工业设备ღ★◈,劫走大批科学家ღ★◈、工程师和技术工人ღ★◈,德国工农业生产大幅衰退ღ★◈,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ღ★◈。
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ღ★◈,必将引发大规模动荡ღ★◈,甚至爆发革命ღ★◈。为了避免大规模动荡ღ★◈,减少治理成本ღ★◈,苏占区和美英法占领区都停止了拆除工业设备ღ★◈,并开始提供援助ღ★◈,帮助当地恢复生产ღ★◈。
随后冷战爆发ღ★◈,美国为了给过剩的战时产能找到出路ღ★◈,避免经济危机ღ★◈,并对抗苏联晶片产业ღ★◈。ღ★◈,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了大规模经济援助ღ★◈。
西德地处冷战最前沿ღ★◈,美国必须保证其稳定繁荣ღ★◈,以对抗苏联阵营ღ★◈。西德本就工业底子雄厚ღ★◈,美国于是将西德定位成高端制造业生产基地ღ★◈。
紧跟着朝鲜战争爆发ღ★◈,西德工业赚到了战后的第一桶金ღ★◈,经济开始起飞ღ★◈。1955年西德已占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产值的9.3%ღ★◈,成为西方阵营的老二ღ★◈。
这期间ღ★◈,西德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成功领导了货币改革ღ★◈,推行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ღ★◈。西德总理阿登纳用高超的政治智慧穿梭于大国之间ღ★◈,为西德恢复经济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ღ★◈。
随后法德和解ღ★◈,欧洲成立了煤钢共同体(欧盟的前身)ღ★◈。从此ღ★◈,西德依靠强大的工业能力ღ★◈,利用这个共同体模式逐渐扩展其经济影响力ღ★◈,进一步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ღ★◈。
1953年美英法与西德在伦敦签署《伦敦债务协定》ღ★◈,将西德约300亿马克的总外债减掉一半ღ★◈,进一步降低利息ღ★◈,并且规定ღ★◈,只有当西德出现贸易顺差才需要偿还外债ღ★◈。还债用出口利润支付ღ★◈,不能使用国库现金或新增贷款ღ★◈。债权国如果想要西德还债ღ★◈,就应该大幅采购西德出口商品ღ★◈,增加其外汇收入ღ★◈。
这应该是最优惠也是最值得称道的一种外债处理方式ღ★◈。达成这样的共识并不容易ღ★◈。一战后德国的遭遇完全不同ღ★◈。当时英法等国欠了美国大把的债ღ★◈,根本无力偿还ღ★◈,甚至连美国债权人都同意减债ღ★◈,美国政府却坚持必须偿还欠债ღ★◈。英法等国只好制定极其苛刻的条件ღ★◈,逼德国赔款ღ★◈,这就击垮了德国经济ღ★◈,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胀ღ★◈。后来大萧条爆发ღ★◈,德国经济一溃千里ღ★◈,终于导致纳粹上台ღ★◈。
1919年凯恩斯作为英国财政部首席谈判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ღ★◈。协约国的赔偿委员会决定严惩德国ღ★◈,凯恩斯对此非常不满ღ★◈,认为这样做会摧毁德国经济ღ★◈,债务也不会得到偿还ღ★◈。他用辞职表示抗议ღ★◈,并写了《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ღ★◈,分析了这样做的恶果ღ★◈。
到了1944年二战结束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ღ★◈,盟国终于接受了凯恩斯的建议ღ★◈,用“直接减债或间接减债”的方式ღ★◈,来处理债务问题ღ★◈,以增加债务国的资金流动性ღ★◈。就是说ღ★◈,既有直接债务减免ღ★◈,又鼓励大力购买债务国的出口货物ღ★◈,增加其外汇收入ღ★◈,提高其还债能力ღ★◈。
这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大进步ღ★◈。这里面有二战的教训促使人们警醒ღ★◈,但更深层的原因ღ★◈,是美国急于扶持西德恢复经济活力ღ★◈,以对抗苏联阵营ღ★◈。当时东德已经开始搞社会主义ღ★◈,如果西德经济不能恢复ღ★◈,人心思变ღ★◈,也可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ღ★◈,所以美国采纳了凯恩斯务实合理且可持续的外债处理方案ღ★◈。
总之ღ★◈,二战后西德经济迅速崛起ღ★◈,原因是多方面的ღ★◈:工业底子好ღ★◈,政府领导有方ღ★◈,盟国减免债务ღ★◈,朝鲜战争带来的军品生产红利ღ★◈,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扶持等等ღ★◈。但最重要的ღ★◈,还是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要把西德打造成资本主义样板间ღ★◈,跟社会主义进行全方位较量ღ★◈。
关于这一点ღ★◈,陈平老师在《眉山金融论剑》一书中有精彩描述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ღ★◈,2022版ღ★◈,101页)
“然而从东德进入西德ღ★◈,看守竟然连证件都不看ღ★◈,挥挥手就让我过去了ღ★◈,当时觉得西德真是自信满满ღ★◈。但是多年后柏林墙倒了ღ★◈,才有西德人告诉我实话ღ★◈,是东德和戈尔巴乔夫上了当ღ★◈。西德人在冷战时代就知道ღ★◈,如果要跟社会主义国家打地面战争ღ★◈,西方国家根本没办法抵挡苏联的坦克部队ღ★◈。那怎么办呢?索性就玩西方擅长的宣传战ღ★◈,不仅拉上西德各州参与补贴西柏林ღ★◈,还通过诸如自由之声等电台ღ★◈、电视ღ★◈,天天宣传西德如何高消费ღ★◈,说东德老百姓只要越过柏林墙ღ★◈,民主ღ★◈、自由和高消费都唾手可得ღ★◈。正是这虚假的繁荣ღ★◈,吸引了东德大批不同政见的人士ღ★◈,甚至边防军前去投奔ღ★◈。等到柏林墙一倒ღ★◈,冷战结束ღ★◈,西德各州再没理由继续补贴西柏林ღ★◈,各州财政盈亏自负ღ★◈,柏林立刻陷入萧条ღ★◈。”
二战后西德经济一路走来ღ★◈,虽有起伏ღ★◈,但基本保持了较高的增长ღ★◈。除了顶尖的军工ღ★◈、航天等领域受限制ღ★◈,工业水平和经济整体实力一直处于西方阵营的第一方阵ღ★◈。后来日本经济崛起ღ★◈,西德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ღ★◈,GDP降为西方阵营的第三位ღ★◈,但依然是数一数二的工业强国ღ★◈。
时间来到1990ღ★◈,各种历史机缘汇聚ღ★◈,德国迎来了统一ღ★◈。统一自然是德意志民族的大喜事ღ★◈,而且东德经济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是最好的ღ★◈,科技ღ★◈、教育ღ★◈、工业制造能力都很强ღ★◈。德国领土人口双丰收ღ★◈,经济应该更加繁荣壮大凯发k8国际ღ★◈,ღ★◈。然而ღ★◈,历史再次演示了祸福相倚的非线性进程ღ★◈。
关于两德统一的经济奇观ღ★◈,陈平老师也有非常精彩的描述ღ★◈。(同上书ღ★◈,96~101页)
“柏林墙倒塌以前ღ★◈,东西德的老百姓ღ★◈、企业家和政治家实际上都有一个民族统一的愿望ღ★◈。存在的问题就是ღ★◈,如果统一ღ★◈,由哪一方来主导?是双方平等统一ღ★◈,还是一边把另一边吃掉?所以ღ★◈,柏林墙的存在更像是东西德之间某种竞争的均衡ღ★◈,直到戈尔巴乔夫单方面放弃《华沙条约》(Warsaw Treaty)ღ★◈,放弃了对东德政府的支持ღ★◈。于是ღ★◈,东德被迫失掉了与西德平等联合的情景ღ★◈,柏林墙一倒ღ★◈,形势就变成西德对东德的单方面统一ღ★◈。
西德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主导的统一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ღ★◈。西德的老百姓ღ★◈、经济学家以及多数政党ღ★◈,都反对东西德快速统一ღ★◈,因为如果东德经济在统一后垮掉ღ★◈,西德纳税人就得背上补贴东德的沉重负担ღ★◈。而科尔想当德国统一的历史功臣ღ★◈,打了竞选连任的算盘ღ★◈,何不用东德老百姓的选票ღ★◈,来补偿西德不同政党和选民对他快速统一的质疑呢?于是ღ★◈,他不顾经济学家的反对ღ★◈,实践了美国自由派货币主义理论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直升机撒钱”策略ღ★◈。
当时东西德用的货币都叫马克ღ★◈,官方兑换率虽然也是1:1ღ★◈,但在黑市上大概得五六个东德马克才能换一个西德马克ღ★◈。从这里我们就知道ღ★◈,东德经济虽然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最好的ღ★◈,但在和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ღ★◈。科尔突然宣布东西德在货币上实现快速统一ღ★◈,让东德居民以1:1的比例来兑换西德马克ღ★◈,把东德马克作废ღ★◈。这对东德老百姓来说ღ★◈,岂不是天上撒钱吗?
然而ღ★◈,这一招导致的后果ღ★◈,让所有经济学家大跌眼镜ღ★◈。原本西方经济学家认为ღ★◈,如果天上撒钱ღ★◈,那钱多了东德自然应当出现通货膨胀ღ★◈,货币理论永远讲通货膨胀就是个货币现象ღ★◈。没想到东西德货币快速统一之后ღ★◈,东德不但没出现通胀ღ★◈,反而大量企业倒闭ღ★◈,出现了通货紧缩ღ★◈。大家就奇怪了ღ★◈,天上撒钱应该拉动消费呀ღ★◈,而且东德企业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里技术水平最高ღ★◈,质量也最好ღ★◈,怎么突然间就大量倒闭了呢?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ღ★◈。东德原本的产品差不多一半是自产自销ღ★◈,一半是出口到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ღ★◈,也出口到中国ღ★◈。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换ღ★◈,实际上有多种安排ღ★◈,可以用东德马克或者卢布ღ★◈,但更多的时候是以货易货ღ★◈。以前ღ★◈,中国基本上出口轻工业产品和农产品ღ★◈,交换回来东德先进的机械设备ღ★◈,但现在东西德突然统一ღ★◈,全变成要拿西方的“硬通货”——西德马克或美元来结算ღ★◈,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硬通货怎么办?就此ღ★◈,东德出口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市场就坍塌了ღ★◈,一半市场没了申搏官网ღ★◈。
那还有一半国内市场呢?原来东德的产品物美价廉ღ★◈,但因为是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ღ★◈,所以品种不多ღ★◈,也不时尚ღ★◈。突然之间ღ★◈,老百姓手里有了大量西德马克ღ★◈,于是蜂拥而上地去购买西德产品ღ★◈,东德企业就此连国内市场也丧失了ღ★◈,接踵而至的就是大面积破产ღ★◈。
这套休克疗法ღ★◈,实际上当年弗里德曼也推荐给了中国政府ღ★◈,中国政府没有实行ღ★◈。中国转型期间ღ★◈,保持了双轨制的稳定和有限开放ღ★◈,保持了外汇市场交易的稳定ღ★◈,所以中国国内市场才没有如东德市场一样垮掉ღ★◈。
遗憾的是ღ★◈,东德市场垮掉后ღ★◈,西德也没有受益ღ★◈。因为东德本身的人口规模大概只有西德的1/3ღ★◈,暴增的购买力只是给了西德清理仓库存货的机会ღ★◈,这类消费当然是不可持续的ღ★◈,西德经济在短暂的消费热潮后很快就冷却下来ღ★◈。
反过来AG凯发K8真人娱乐ღ★◈,ღ★◈,为了安抚东德老百姓ღ★◈,避免在统一后出现大面积的失业和社会动乱ღ★◈,西德政府给东德老百姓开出了高达东德GDP规模一半的补贴ღ★◈,而且长达十年之久ღ★◈。可想而知ღ★◈,如此高的补贴负担ღ★◈,纵使经济强大如西德一样也难以承受ღ★◈。
随之而来的ღ★◈,就是德国利率的飙升ღ★◈。利率飙升之后ღ★◈,西德马克一路走强ღ★◈。时值德国与欧洲共同体国家实行联系汇率ღ★◈,准备过渡到欧元区ღ★◈,所以德国马克升值ღ★◈,其他国家的货币都得升值ღ★◈。
因为英镑原来就跟德国马克有联系汇率ღ★◈,所以最先受不了的就是英镑ღ★◈。英镑一升值ღ★◈,英国经济就出现衰退ღ★◈。一开始ღ★◈,英国还企望能够动用自家的外汇储备来捍卫英镑和西德马克的联系汇率ღ★◈,然而ღ★◈,这不仅没能持续ღ★◈,还给了索罗斯一战成名的机会ღ★◈,从而动摇了欧洲货币联盟走向欧元区的进程ღ★◈。
今天欧盟的软弱ღ★◈、德国经济的放缓ღ★◈,根子其实都在科尔总理为了选举而进行的快速统一ღ★◈。如前文所说ღ★◈,东西德的统一是不平等的统一ღ★◈。西德在接管东德企业之后ღ★◈,把整整一代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都舍弃了ღ★◈,粗暴地认定他们都跟东德有关ღ★◈,东德科学院的大部分研究所也都以重复建设为由关闭ღ★◈。
而西德的大量资本也并没投资到东德企业和研发ღ★◈,没有恢复东德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ღ★◈,而是投资于东德的房地产和历史建筑修复ღ★◈,以恢复民族自信ღ★◈。所以大批东德年轻人到西德寻找就业机会ღ★◈,中老年人只能留在原地吃救济ღ★◈。这些都成为东德经济陷入衰退的重要原因ღ★◈。后来在德国重新兴起的民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ღ★◈,发源地也在东德ღ★◈,因为东德青年的失业问题最严重ღ★◈。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重大教训ღ★◈,就是采取哪种货币结算系统进行国际接轨ღ★◈,用谁的法律来裁判商业纠纷ღ★◈,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国家主权问题ღ★◈。东德政府因为戈尔巴乔夫的软弱ღ★◈,放弃了对等联合的前景ღ★◈,以至整个东德经济完全垮掉ღ★◈,西德也背上了长期的包袱ღ★◈。
精彩吧ღ★◈!真实的历史进程ღ★◈,哪里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样子?东西德统一后的经济奇观ღ★◈,再次证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是荒谬的空想ღ★◈。
德国经济是典型的“两头在外”ღ★◈,即大量进口能源和原材料ღ★◈,大量出口工业制造品ღ★◈。2017~2023ღ★◈,德国出口的GDP占比为42.7%ღ★◈,净出口的GDP占比为4.8%ღ★◈。德国的贸易顺差常年居于世界前两位ღ★◈,而且出口的主要是高端制造业产品ღ★◈。这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ღ★◈,取得成功需要满足四大条件ღ★◈:
本来德国自身的煤铁资源是相当不错的ღ★◈,但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展和能源转型ღ★◈,德国需要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ღ★◈。德国没有这两项资源ღ★◈,除了从中东进口ღ★◈,为了降低成本ღ★◈,冷战中的西德就冲破美国的极力阻挠ღ★◈,与苏联进行能源合作ღ★◈。
1960年代ღ★◈,来自苏联的石油管道(友谊管道)就接到了西德ღ★◈。当时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是2.55美元/每桶ღ★◈,来自苏联的石油是1.71美元/每桶ღ★◈。1970年西德与苏联正式签署易货贸易协议ღ★◈,用高级无缝钢管换取天然气ღ★◈,这就是途经乌克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兄弟天然气管道”ღ★◈。来自苏联的大量廉价石油天然气助力了德国工业的起飞ღ★◈。特别是化工业受益最大ღ★◈,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就是这一阶段崛起的ღ★◈。
苏联解体后ღ★◈,俄罗斯经济跌入谷底ღ★◈,急于向欧洲ღ★◈,特别是向德国ღ★◈,廉价出口石油天然气ღ★◈,先后铺设了亚马尔天然气管道和北溪天然气管道ღ★◈,给德国工业带来了巨大的能源红利ღ★◈。俄乌战争爆发前ღ★◈,德国55%的天然气ღ★◈、50%的煤炭ღ★◈、32%的石油均来自俄罗斯ღ★◈。
德国政府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过度依赖俄罗斯能源的风险ღ★◈。德国没有石油天然气ღ★◈,所以默克尔时代就大力发展新能源ღ★◈。然而ღ★◈,今天新能源产业链领头羊是中国ღ★◈。德国很早就提出能源转型ღ★◈,却没有主导新能源产业链ღ★◈。
2024年德国新能源发电比例已升为65%ღ★◈。即便如此ღ★◈,今天德国企业的能源成本也比俄乌战争前上升了40%ღ★◈。迫于绿党环保势力的压力ღ★◈,德国政府决策失当ღ★◈,强制关停核电站ღ★◈,大幅削减煤电厂ღ★◈,导致德国能源没有后手ღ★◈。今天德国能源结构非常脆弱ღ★◈,已经陷入能源危机ღ★◈。这是德国工业外迁的主因ღ★◈。
再来看人口红利ღ★◈。二战中德国损失了800万士兵ღ★◈,这几乎是两代青壮男子ღ★◈。二战后德国劳动力极度短缺凯发K8官网首页ღ★◈,于是大力动员妇女劳动ღ★◈。1960年代西德开启客工输入计划ღ★◈,从欧洲内部和日韩吸引外来工人ღ★◈,20多年间共有几百万客工流入西德ღ★◈。
20世纪90年代ღ★◈,统一后的德国虽然背上了补贴原东德地区的巨大负担ღ★◈,但东德高素质年轻人口的涌入也稳定了制造业人力成本ღ★◈。
此外ღ★◈,德国还大量吸收了二战后被各国驱赶的德裔人口ღ★◈,伊朗革命爆发后出逃的精英ღ★◈,以及冷战结束后大量涌入的东欧技术移民ღ★◈。
德国出色的教育提供了大批优秀的工业人口ღ★◈,再加上高素质移民ღ★◈,为德国制造业的长期优势提供了人口红利ღ★◈。
进入新世纪ღ★◈,美国先后发动伊拉克战争ღ★◈,打击利比亚ღ★◈,策动阿拉伯之春ღ★◈,挑动叙利亚内战ღ★◈,所有这些战乱和ღ★◈,彻底搅乱了环地中海地带ღ★◈,在中东和北非制造了大批难民涌向欧洲ღ★◈,而德国承接了绝大部分ღ★◈。
大量涌入的难民ღ★◈,不仅拉升了福利开支ღ★◈,提高了犯罪率ღ★◈,激化了社会矛盾ღ★◈,还不能填补技术工人缺口ღ★◈。
当前德国技术工人缺口为200万ღ★◈。据估算ღ★◈,到2030年德国技术工人缺口将达700万ღ★◈。本土人口出生率早已是负增长ღ★◈,65岁以上的人口已超20%ღ★◈,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ღ★◈,德国人口红利不再ღ★◈。
20世纪90年代ღ★◈,德国虽然获得了东德加入的人口红利ღ★◈,但因为原东德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ღ★◈,政府不得不长期提供大量补贴ღ★◈,德国实际上是在忙着整合国家ღ★◈。
当时中国加大改开力度ღ★◈,东南亚经济蓬勃兴起ღ★◈,给德国工业带来了新机遇ღ★◈。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俄国主权债务违约ღ★◈,都对德国出口造成了不小的冲击ღ★◈。总体看ღ★◈,20世纪90年代德国经济增速并不高ღ★◈。
进入21世纪ღ★◈,欧盟完成整合ღ★◈,欧元区成立ღ★◈,中国加入WTOღ★◈,这是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转折点ღ★◈。德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ღ★◈,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ღ★◈,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浪潮为德国经济带来了最大一波红利ღ★◈。德国凭借技术优势ღ★◈,以及在欧盟的强势地位所带来的规则优势ღ★◈,几乎席卷了新拓展的欧盟制造业市场ღ★◈。同时ღ★◈,在亚洲ღ★◈,特别是在中国ღ★◈,大大开拓了市场ღ★◈。德国制造业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ღ★◈。
欧盟和欧元区在相当程度上整合了欧洲经济ღ★◈,但这个一体化进程只完成了一半ღ★◈。欧元区有统一的货币ღ★◈,欧盟国家间取消了关税ღ★◈,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财政ღ★◈。欧洲央行有货币发行权ღ★◈,但不能干预各国具体的财政货币政策ღ★◈,欧盟成员国则让渡了货币发行权ღ★◈。这就变成互相羁绊的半吊子统一机制ღ★◈。欧盟成员国赢得了贸易便利ღ★◈,避免了汇率波动ღ★◈,形成了统一市场ღ★◈,却失去了货币主权和积极的财政政策ღ★◈。
欧盟规定ღ★◈,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 的3%ღ★◈,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 60%ღ★◈。德国是欧盟和欧元的主心骨ღ★◈,必须做出表率ღ★◈。事实上ღ★◈,德国一直严格执行这些规定ღ★◈。
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ღ★◈,截至2024年三季度ღ★◈,法国公共债务3.303万亿欧元ღ★◈,GDP占比113.7%ღ★◈,2024年公共赤字的GDP占比为5.8%ღ★◈。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ღ★◈,2024年意大利债务的GDP占比为135.3%ღ★◈,财政赤字的GDP占比为3.4%ღ★◈。2024年德国显性债务的GDP占比为62%ღ★◈,财政赤字的GDP占比为0.28%ღ★◈。
公共债务的GDP占比这样的指标ღ★◈,是很值得商榷的ღ★◈,至少应该具体分析债务构成ღ★◈,才有说服力ღ★◈。但就拿这样的指标衡量ღ★◈,发达国家中ღ★◈,德国无疑是优等生ღ★◈。这也是新一届德国政府准备大规模举债ღ★◈,扩张财政开支的底气ღ★◈。
多年来德国一直严格遵守欧盟的财政纪律ღ★◈,主要是为了维护欧元的稳定ღ★◈。欧元固然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红利ღ★◈,帮助德国整合了市场ღ★◈,但欧元也有很大的副作用ღ★◈。
德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对象是美国ღ★◈。经常项余额等于金融项余额ღ★◈。根据这样的国际收支平衡原理ღ★◈,德国对美顺差会通过德银等欧洲银行流入美国金融市场ღ★◈。美国金融市场随时可能爆炸ღ★◈,如果美元崩掉ღ★◈,美国金融市场崩溃ღ★◈,德国百姓的储蓄将灰飞烟灭ღ★◈。德国顺差和美国逆差同样无解ღ★◈。欧元其实是美元的影子货币ღ★◈。相关问题ღ★◈,马霞老师的《天下货币》做了系统阐述ღ★◈。
欧元是美元的外挂大血包ღ★◈,但美国却不遗余力地打击欧元ღ★◈。1999年轰炸南联盟ღ★◈,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ღ★◈,都有打击欧元的意思ღ★◈。每次战争爆发ღ★◈,欧元兑美元汇率都会大跌ღ★◈。
德国为了维护欧元的稳定ღ★◈,带头坚守欧盟财政纪律ღ★◈。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ღ★◈,加上随后的欧债危机ღ★◈,迫使欧盟采取了更加严格的财政紧缩政策ღ★◈。德国更是执行了更严格的财政纪律ღ★◈。
两德统一后申搏官网ღ★◈,德国政府为了修复被摧毁的原东德地区的经济ღ★◈,提供了长期财政补贴ღ★◈,因此背负了大量债务ღ★◈。
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ღ★◈,为了维护财政收支平衡ღ★◈,当年年底默克尔政府将“债务刹车”政策写进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ღ★◈。
该政策规定ღ★◈,政府每年新增公共债务的GDP占比不得超过0.35%ღ★◈,只有在超出国家管控范围并严重影响国家财务状况的紧急情况下ღ★◈,才允许打破这个债务上限ღ★◈。事实上ღ★◈,德国政府只在新冠疫情期间突破了这个债务上限ღ★◈。欧盟的相关规定是ღ★◈,成员国的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ღ★◈。
过于严苛的财政紧缩给德国带来了滞胀ღ★◈。德国的财政紧缩是很成问题的ღ★◈,但他们就这样干了ღ★◈。这是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影响ღ★◈。是的ღ★◈,德国也深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困扰ღ★◈,也坚定地相信通货膨胀就是个货币问题ღ★◈。
历史上ღ★◈,德国遭遇过恐怖的通货膨胀ღ★◈,但当年通胀的原因非常复杂ღ★◈,德国人没有理清这些复杂的原因ღ★◈,却简单地将其归因为货币问题ღ★◈,因而采纳了新自由主义财政紧缩政策ღ★◈。
德国奉行的财政紧缩政策造成了德国公共投资严重不足ღ★◈。德国很多基础设施是二战后修建的ღ★◈,早已破败不堪ღ★◈。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ღ★◈,严重影响了德国经济增长ღ★◈。
再举一个德国受新自由主义影响的例子ღ★◈。1994年德国将铁路私有化ღ★◈,从此事故不断ღ★◈,服务奇差凯发K8官网首页ღ★◈,铁路养护ღ★◈、升级ღ★◈、扩建完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ღ★◈。如今的德国铁路跟英国铁路有一拼ღ★◈。德国铁路甚至成了德国民众自我调侃的流行梗ღ★◈。
不仅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投资严重不足ღ★◈,在新能源ღ★◈、电动车ღ★◈、数字化技术平台ღ★◈、量子计算ღ★◈、芯片ღ★◈、AI ღ★◈、万物互联等最前沿的高科技领域ღ★◈,德国同样投资严重不足凯发K8官网首页ღ★◈。
德国是高工资高福利社会ღ★◈,维持这样的模式ღ★◈,主要依靠企业的高税收ღ★◈。德国企业的综合平均税率为30%ღ★◈,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ღ★◈。高税负意味着企业必须有高利润才能持续ღ★◈。企业要维持高利润ღ★◈,往往无力在最前沿的基础研究做长期大规模投入ღ★◈,这就需要政府投资牵动ღ★◈。带有战略方向性的前沿技术ღ★◈,需要长期持续的高投入研发ღ★◈,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申搏官网ღ★◈。这需要政府坚定不移地长期政策扶持ღ★◈。德国政府通常是执政联盟ღ★◈,部长名额由各党派瓜分ღ★◈,而各党派代表不同的利益ღ★◈,政策受各种力量牵扯ღ★◈,变化多端ღ★◈,很难形成可延续的政策合力ღ★◈。
充足的投资和领先的技术ღ★◈,是德国制造保持优势的四大条件之一ღ★◈。投资不足影响了技术领先ღ★◈,技术落后又导致投资更加不足ღ★◈,最终拖累了整个制造业ღ★◈。下面就来拆解德国制造业衰落的过程ღ★◈。
2013年默克尔政府提出了工业4.0计划ღ★◈。工业4.0就是工业制造智能化ღ★◈。翻成大白话ღ★◈,就是个性化定制的小批量生产ღ★◈。如果实现这个目标ღ★◈,将是工业制造的一场革命ღ★◈。
德国意识到与中国制造业拼规模ღ★◈,不可能取胜ღ★◈,所以提出了工业4.0ღ★◈。这是很有远见的ღ★◈。当时德国提出工业4.0ღ★◈,着实让中国紧张了一番ღ★◈。就在同一时段凯发K8官网首页ღ★◈,我们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ღ★◈。今天ღ★◈,《中国制造2025》基本实现ღ★◈,德国工业4.0却变成了德国工业0.4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ღ★◈,需要信息数字技术的强大支持ღ★◈,而这方面德国是落后的ღ★◈,中国则通过持续不懈地努力成了领跑者ღ★◈。
第一ღ★◈,德国制造长期保有很大优势ღ★◈,一直赚大钱ღ★◈,对信息数字技术可能引发新的工业革命反应迟钝ღ★◈。
第二ღ★◈,既得利益集团不愿意探索新技术ღ★◈。探索新技术需要长期高投入ღ★◈,成功还没有保证ღ★◈,躺在现有技术红利上更舒服ღ★◈。
第三ღ★◈,也是最重要的ღ★◈,美国将信息数字技术视为科技战略高地ღ★◈,决不允许有其他竞争者ღ★◈。美国对华为的疯狂打压ღ★◈,就是最有力的证据ღ★◈。华为能取得成功ღ★◈,因为背后有强大的中国政府ღ★◈。
当今世界ღ★◈,只有中俄美三国有真正的独立自主ღ★◈。德国没有完整的主权ღ★◈,美国不允许德国发展最前沿技术ღ★◈,德国毫无办法ღ★◈。
德国信息数字技术落后ღ★◈,为了实现工业4.0ღ★◈,找华为合作ღ★◈。美国硬逼着德国终止与华为的合作ღ★◈,拆掉华为设备ღ★◈。德国无力抵抗ღ★◈,只能屈从ღ★◈。这就是德国没有主权的明证ღ★◈。
德国虽然搞不成工业4.0ღ★◈,但应该还是可以守住传统高端制造业的ღ★◈,为什么连它们也开始出逃了呢?
德国化工撑不下去ღ★◈,就是俄乌战争引爆了石油天然气价格ღ★◈。机械设备和电子电气陷入困境ღ★◈,除了能源成本暴涨ღ★◈,还有来自中国的竞争和美国的打压ღ★◈。
拜登政府不仅继承了特朗普的高关税ღ★◈,还在2022年8月ღ★◈,也就是俄乌战争爆发半年后ღ★◈,通过了《削减通胀法案》ღ★◈,用百亿美元补贴吸引外企去美国建厂ღ★◈。德企因为能源成本高涨ღ★◈,只能出逃凯发K8官网ღ★◈。大头去了美国ღ★◈,一部分来了中国ღ★◈。
德国制造业巨头出走ღ★◈,必然带走相关的配套产业链ღ★◈,造成连锁反应ღ★◈,导致德国经济连续两年下滑ღ★◈。
德国制造的扛把子是汽车及配件ღ★◈。除了上述原因ღ★◈,德国汽车败下阵来ღ★◈,最根本的ღ★◈,是没有占领电动车的新赛道ღ★◈。
毫无疑问ღ★◈,电动车是汽车的未来ღ★◈。德国政府早就看到了这一点ღ★◈。那为什么德国却输了这场电动车竞赛呢?
早在2009年9月ღ★◈,默克尔政府就发布了《国家电动车发展计划》ღ★◈,将发展电动车正式定为国策ღ★◈。而就在六个月前ღ★◈,中国政府刚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ღ★◈,也将发展电动车上升为国策ღ★◈。
德国没有石油天然气AG凯发K8真人娱乐ღ★◈!ღ★◈,发展电动车本是刚需ღ★◈。但德国推出电动车计划ღ★◈,还藏着一个精心布局——碳排放ღ★◈。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ღ★◈,默克尔拉着奥巴马政府强推碳减排议程ღ★◈。这就不仅是为了本国发展电动车ღ★◈,也是想迟滞中国的发展ღ★◈,至少增加中国发展的成本ღ★◈,同时出售碳排放指标大赚一笔ღ★◈。
人算不如天算ღ★◈。中国转危为机ღ★◈,利用碳排放议题全力推动汽车转型ღ★◈,成了新冠军ღ★◈。而在电动车的新赛道上ღ★◈,德国汽车已经被甩出八条街ღ★◈。
默克尔推动能源转型ღ★◈,发展电动车ღ★◈,本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ღ★◈,德国车企却不配合ღ★◈。现成的钱赚得好好的ღ★◈,何必大把研发投入电动车?
但在欧洲ღ★◈,绿色环保是绝对的政治正确ღ★◈,德国车企不敢明面对抗ღ★◈,于是想了个邪招ღ★◈。
德国车企当时正在大力推动“清洁柴油车”ღ★◈。据说柴油车比汽油车节省20%的燃料ღ★◈,等于节省20%的排放ღ★◈,而且噪声ღ★◈、振动ღ★◈、氮氧化物排放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ღ★◈。大众ღ★◈、宝马ღ★◈、奔驰ღ★◈、保时捷等明星车企都大力宣传这一成就ღ★◈。德国柴油车甚至通过了美国环保部门的检测ღ★◈。这下德国柴油车在欧美大卖ღ★◈,甚至拿到了美国的环保补贴ღ★◈。
柴油车热卖ღ★◈,就把电动车挤掉了ღ★◈。你政府推环保ღ★◈,我已经这么环保了ღ★◈,你不能再逼着我去搞电动车了吧ღ★◈!
到了2013年ღ★◈,德系柴油车的减排秘密被美国一家独立检测机构发现ღ★◈。经过反复验证ღ★◈,2015年美国环保署公布了这一发现ღ★◈。原来大众汽车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ღ★◈,一旦发现汽车处于检测状态ღ★◈,就秘密启动显示减排ღ★◈,平时行驶时却大量排放污染物ღ★◈,最大排放量可达美国法定标准的40倍ღ★◈。
至此ღ★◈,不仅德国车企名誉大跌ღ★◈,承受了巨额赔款罚单ღ★◈,也宣告了减排柴油车路线的破产ღ★◈。
2016年4月ღ★◈,德国政府拿出12亿欧元补贴电动车市场ღ★◈,买纯电一辆补贴4000欧元ღ★◈,买插电混动补贴3500欧元ღ★◈。默克尔政府想以此重启电动车项目ღ★◈。
然而ღ★◈,德国汽车业已经浪费了七年的时间窗口期ღ★◈。这七年ღ★◈,正是电动车行业爆发的关键期ღ★◈。中日韩ღ★◈,特别是中国ღ★◈,已经全面占领了电动车的上下游产业链ღ★◈。德国车企已经追不上了ღ★◈。
德国工业出口的最大市场是美中两国ღ★◈。现如今ღ★◈,中国电动车换道超车ღ★◈,机电产品出口也已超过德国ღ★◈。美国则启动关税壁垒ღ★◈、巨额补贴ღ★◈、减税等政策ღ★◈,软硬兼施ღ★◈,逼已经陷入绝境的德企投奔美国ღ★◈,对德国制造业釜底抽薪凯发K8官网首页ღ★◈。最大的两个市场ღ★◈,变成了最大的两个竞争者ღ★◈,加上能源成本暴涨ღ★◈,德国制造业已经到了生死关头ღ★◈。
德国以制造业立国ღ★◈,自身体量又不够ღ★◈,制造业出口就成为德国经济的命门ღ★◈,所以ღ★◈,德国经济高度依赖优良的外部环境ღ★◈。
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新世纪ღ★◈,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一直在助力德国开拓经济版图ღ★◈。
总的讲ღ★◈,二战至今80年ღ★◈,德国经济能取得不俗的成就ღ★◈,是因为一直在吃外部正效应的红利ღ★◈,今天这个红利消失了ღ★◈。德国经济成功的一大条件ღ★◈,是充足的外部市场ღ★◈,今天这个市场正在全面萎缩ღ★◈。德国经济凛冬将至ღ★◈。
今天德国经济遭遇的困境ღ★◈,根源在于上一轮经济全球化秩序的瓦解ღ★◈。旧秩序瓦解ღ★◈,是因为旧秩序的主导者美国自己的经济玩不转了ღ★◈。今天德国制造业溃败ღ★◈,最直接的原因是能源价格暴涨ღ★◈,而俄乌战争正是美国挑动的ღ★◈。德国没有完整的主权ღ★◈,安全完全受制于美国ღ★◈,只能无脑追随美国去制裁俄罗斯ღ★◈,切断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ღ★◈,这等于经济自杀ღ★◈。
德国没有独立自主ღ★◈,经济高度依赖制造业出口ღ★◈,一旦地缘环境恶化ღ★◈,甚至极化ღ★◈,经济必遭重创ღ★◈。
今天特朗普这一整套胡萝卜加大棒ღ★◈,对德国制造业是釜底抽薪ღ★◈。德国要挣脱这个困局ღ★◈,首先要跟俄罗斯讲和ღ★◈,恢复俄罗斯对德国的廉价能源供应ღ★◈。这是德国制造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ღ★◈。
其次ღ★◈,德国必须全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ღ★◈。德国企业界正是这样做的ღ★◈。德国车企开始大规模与中国车企和信息数字公司合作ღ★◈,开发生产电动车ღ★◈。这虽不能帮助德国在信息数字领域取得根本性突破ღ★◈,但至少不至于被这一轮技术革命完全抛下ღ★◈。
能否做到这两点ღ★◈,取决于德国领导层的智慧ღ★◈。然而ღ★◈,今天的德国领导层ღ★◈,恰恰是最无脑的一群ღ★◈。
就地缘战略而言ღ★◈,德国的确缺乏自主权ღ★◈,但现在出现了一个机会ღ★◈。特朗普政府正在跟俄罗斯讲和ღ★◈,此时德国最正确的做法ღ★◈,就是顺势而为ღ★◈,响应特朗普ღ★◈,主动与俄罗斯和解ღ★◈,而不必理会英法愚蠢顽固ღ★◈、装腔作势的战争鼓噪ღ★◈。这样不仅能投特朗普的欢心ღ★◈,还能为将来对俄谈判赢得先机ღ★◈,尽快恢复俄罗斯对德能源供应ღ★◈。
德国如果明确表态ღ★◈,欧洲反对美俄和解的声浪会跌落一大截ღ★◈。然而ღ★◈,今天的德国政坛没有这样有魄力有眼光的领导者ღ★◈。
时机还不成熟ღ★◈,德国人民觉醒得还不够ღ★◈,但这一天迟早会来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ღ★◈,德国也必须做出根本性的改变ღ★◈,才能顺应世界新秩序ღ★◈。
农民种田和在单位上班贡献是一样的ღ★◈,大家都在一个社会体制下分工做事ღ★◈,为什么老了农民几乎没有生活保障ღ★◈,七十多岁了还要靠种田养活自己[ok]ღ★◈。 官员财产公开ღ★◈,学习越南[ok]
马霞是《天下货币——美元霸权的突破与终结》一书的作者ღ★◈。本栏目作品聚焦全球金融体系问题ღ★◈,并给出解决方案ღ★◈。